• 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化 教育 旅游 娱乐 体育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本报记者 朱瀚墨 袁艺

    为进一步推进苏州职业院校传承优秀文化,根据相关要求,经学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苏州市教育局审定,近日,全市共5个项目获评苏州市职业院校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分别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苏绣基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智慧农业科普基地、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药科普馆、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园和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的阳澄湖水八仙烹饪文化菜馆。

    传承和创新苏绣技艺

    2019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苏绣)。围绕基地拓展、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方面,学校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项目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传承和创新发展苏绣技艺和文化,使传承基地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的高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平台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示范的窗口。

    智慧农业形成实训平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农业科普基地围绕智慧种植产业链布局打造,以西园路校区智农楼为主体,东山校区、相城校区智能温室和智慧大田为支撑,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有机融合。目前,基地已建成智能农机装备、智慧灌溉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农业航空应用系统、农业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植物工厂等科普项目10余个。

    两年来,基地开展的中小学科普研学实践活动参与人数达1570人次,开发《农用植保无人机操控》等5门科普培训课程,面向当地农民累计开展知识、技能普及性培训7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药科普健康生活

    位于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苏州中药科普馆,是苏州市科协科普项目、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基地,2021年12月被认定为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目前,共建有中药原植物标本馆、中药材及饮片标本馆、药用植物园三个分馆。科普馆通过中药鲜活原植物、中药原植物标本、中药材及饮片标本,向学生们提供形象生动的中药立体标本学习。

    2012年至今,中药学专业的师生秉持着“传播中医药文化,共享和谐健康”的理念,每年按计划开展多批次主题科普宣传和开放服务,到目前为止接待各级各类科普参观者7758人次,为宣传介绍我国传统中药材作出了贡献。

    吴文化园讲述苏州故事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园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按苏州古典园林风格布局,设置有吴国馆、方技隅、文艺馆、嘉韵台、石湖书院、苏州水巷、廉石馆、城墙馆共8个版块,展示了精致典雅、文人荟萃、底蕴丰厚的吴地优秀传统文化。

    吴文化园既是学校精品课程《吴文化》课程的教学场所和实践场所,也是贯彻实施学校“文化育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吴文化园还是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苏州市科普基地、苏州市社科普及基地。

    推广水八仙烹饪文化

    2021年,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建设创办“阳澄湖水八仙烹饪文化菜馆传承基地”,面向社会、区域中小学进行传承教学和展示展演。目前,基地开设阳澄湖冷菜、热菜、面点、面塑等相关特色传统技艺传承课程,常年聘请校外行业非遗大师传承人进行专业授课,利用省级李顺才大师工作室及行业协会等资源优势,不断挖掘阳澄湖区域特色食材,结合传统烹调技艺技法,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目前,学校已对外接待参观1500多人次,团队参赛、展示展演,获得40多项荣誉,被江苏省人社厅授予江苏省乡土技能人才贡献奖,获评省级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2022年,获评全国非遗教学成果二等奖,拥有作品著作版权6项。基地也分别获批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社会教育名师工作室,“苏州市烹饪项目集训基地”等称号。

    图片由学校提供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爱心送菜
    “自助餐”
    测血氧 保健康
    宏“兔”大展
    流连老街
    安全回家
    亚洲熟女偷窥综合网